
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早茶慢慢品
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同学来接我,第一句话就是,明天我带你去吃扬州的早茶。
早茶有多早?作为一枚成都妹子,坐茶馆是常有的事,一般是在周末,早餐后慢悠悠晃出门,十点半钟到茶馆,点一杯花茶或绿茶,嗑点瓜子花生。或一个人坐着看书,看花,看湖水,晒太阳,或二三好友慢慢聊天,中午在附近馆子里端碗面吃,接着喝茶,喝到下午,兴尽回家。
我八点半起床,觉得已经够早了。同学过来说,现在去有点晚了,我们去看看还有没有座位。八点半就没座位了?我有点不敢相信。
来到一条款款曲曲的河边,桃红柳绿,古树成荫,亭台楼阁依河岸连绵而立,雕梁画栋,风情万种。走近一看,乌泱泱一大群人。同学说,这就是扬州的百年老店冶春茶社,外地人来了我们都要带到这里来的,这里的包子特别有名。
同学去排号,我四处闲逛,茶社要喊号才能进去。隔着玻璃花窗往里一看,桌桌客满,每张桌上都摆着大笼小碟的包子,各式各样的菜肴,有两三人一桌,有七八人一桌,完全就是吃饭的架势。茶社的厨房在另一边,通过一个弯曲的回廊通到餐厅。回廊里服务员来往穿梭,端着一笼笼直冒热气的蒸笼急急走来,嘴里还叫着:“让让,小心烫着。”望着蒸笼里雪白松软散发着肉香的包子,好想一口咬下去啊!
正在馋涎欲滴,同学回来了,说,十点半就不卖了,前面还有几十号人,我们吃不上了,走吧。
十点半就不做生意了?门外还等着这么多游客呢!坐在茶社外古典的凉亭里,同学向我详尽解释了一番。原来扬州人吃早茶是吃早饭,早上的主食就是包子。吃包子的时候还要喝茶,吃烫干丝、煮干丝,慢慢吃慢慢喝,边吃边聊天,可以在茶社吃喝很久。这就是著名的扬州早茶,也就是扬州人“早上皮包水,晚上水包皮”的生活方式。扬州人早餐晚餐都爱吃包子,作为下包子的菜,干丝必不可少。所谓干丝,是把特制的豆腐白干用刀片成薄片,再切成细丝,煮吃或者烫吃。这是一个扬州厨师的基本刀功,在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里,厨师表演切豆腐丝,嫩嫩的豆腐块,在刀下飞速成丝,一块易碎的豆腐成了几千根豆腐丝,放在清澈的水中,根根清晰、粗细均匀、细如发丝,简直匪夷所思。淮扬菜的精细,可见一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