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江苏射阳农商行三十年变化
刚参加工作时,老百姓的贷款有20元的也有30元的。至于贷款手续就是找人担保或者村里盖章证明一下就行了。不过不少人还不敢随便给人担保,因为他们知道,为别人担保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偿还贷款的责任。现在,我们行的贷款品种是因客户所需而“量身定做”。一般的农户有了“易贷通”,拿贷款到银行柜台5分钟就可以办结;创业的有“五一·创业贷”,方便又快捷;“亲情贷”只要家属签字承诺函就行;公务员、教师等事业单位人员消费贷连担保和抵押都不要。
记得80年代初,我们联社的存款只有几个亿,而现在翻了100多倍,达到了130多个亿,比行社脱钩时增加了100多个亿,还成为了当地金融行业的“小老大”。
那时候的信用社工作人员的身份,很特殊,人员也很复杂,有顶替的、有招收农村“三不”干部(不拿固定工资、不吃商品粮、不转城市户口)的。那时候,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银行员工特别神气。外出吃饭时,我们信用社人都不敢说自己是银行的,因为当时的信用社虽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,但还不能用真正的银行称呼。现在通过改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商业银行,不少农行、建行等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管也跳槽加盟到我们行来。
真是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
作者单位:江苏射阳农商行
来源: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:张建忠 编辑:福州在线
- 下篇 / 江苏泗阳农商行董事长巩大兵进村结对扶贫
- 上篇 / 江苏连云港农商行登陆股权信息平台“股驿台”